闽菜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闽菜不仅仅是福州菜和闽南菜,它还包含了客家菜、闽北菜、莆仙菜、沙县菜(闽中菜),那么你知道闽菜系的名菜有哪些吗?现在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你闽菜系经典菜,欢迎阅读。
佛跳墙
(资料图)
首当其冲,佛跳墙作为最出名的宫廷菜,当然要排在第一位,其间几乎囊括人间美食,如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如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如鸽蛋、香菇、笋尖、竹蛏。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坛中,就好像一部野心勃勃的贺岁片,大腕荟萃自然不同凡响。
肉米鱼唇
肉米鱼唇是福州地区喜庆宴席常见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汤菜类。该品为烩制菜肴,酸辣可口,在酒酣口腻之时,品尝这道菜,有峰回路转之感。
鸡丝燕窝
鸡丝燕窝制作工艺考究,菜品格调高雅,质地鲜嫩,味道清淡而醇美,食之滋润爽口,富有营养,隶属于闽南菜中山珍海味菜,是一样高质量菜品。
醉排骨
醉排骨是福建省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每逢过年过节,福州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因其香味浓郁,令人陶醉,故名之,桔红色,酸甜微辣,外脆里鲜嫩。福州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在餐桌上可以说是被秒杀的一道菜。现在在各大酒楼也能尝到正宗的哦。
翡翠珍珠鲍
以鲍鱼、干贝为主料,精工制作而成,形如翡翠,顾名思义。鲍鱼为八珍之冠,干贝是八珍之一。这道菜菜营养丰富、造形美观、味道鲜美,为宴席上品,一般在家庭式很少吃到。
走油田鸡
田鸡本身肉质轻弹,肉鲜味美,口感极好,加上蒜炒加爆,让人口齿留香,这还是一道健康佳肴,因为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磷。延缓衰老调理、骨质疏松调理、消化不良、健脾开胃调理。
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的新石器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炊具陶鼎和连通灶,证明福州地区在5000年之前就已从烤食进入煮食时代了。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面临大海,背负群山,气候湿和,雨量充沛,大地常绿,四季如春。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辽阔、鱼、虾、螺、蚌、鲟、蚝等海鲜佳品常年不绝。辽阔的江河平原,则盛产稻米、蔗糖、蔬菜、花果,尤以荔枝、龙眼、柑桔等佳果誉满中外。
山林溪间盛产茶叶、香菇、竹笋、慧米及鹿、石鳞、河鳗、甲鱼、穿山甲等山珍野味。《福建通志》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齐青”、“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蛙蚶蚌蛤西施舌,人馔甘鲜海味多”等诗句,这些都是古人对闽海富庶的高度赞美。
福建人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烹制出珍馐佳肴,脍炙人口,并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闽菜。
福建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
1、佛跳墙
闽菜中既有平易近人的江野小吃,也有一举庙堂的国宴头牌,佛跳墙,便是这闽菜里的当家花旦,当年甫出世,即名动天下。那些年佛跳墙还不唤作佛跳墙,清光绪年间,福建布政使大人周莲新官走马上任,福州官钱局收到指示为其接风洗尘,令祖籍绍兴的夫人亲自下刀主厨,以表诚意。杨夫人以绍兴酒坛为容器,装了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一十八种原、辅料,再用温火细细煨制了三天三夜。家宴当日,周莲先是被荤香扑鼻,后入席品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名曰“福寿全”。
后来,周莲命衙厨郑春发仿制福寿全,郑春发登门求教,并尝试在配料上加以改良。保留了酒坛煨菜的储香保味的精髓,却换下了寻常肉食,起初不但大量使用海参、鱿鱼这些海鲜,后来在饕客推动下,又加入了鱼翅、鲍鱼等愈加名贵的食材,直到福寿全被奉为“闽菜之首”,他亦成为一代名厨并有了自己的酒家“聚春园”。
一天,几名秀才来馆饮酒品菜,即席吟诗作赋,其中有诗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佛跳墙”便成了此菜的正名。
2、荔枝肉
在闽系菜谱里有一道传统名菜叫“荔枝肉”,不明就里的外地人一定误以为是荔枝水果盘。其实这道菜是地地道道的荤菜,从主料到辅料跟荔枝一点关系都没有。
传说五代十国的闽王王审知有一位最钟爱的小女儿十八娘,其出嫁后当在莆田生活,被封为“柔靖夫人”,最爱吃荔枝。十八娘嗜吃荔枝的传说在历史的文献中是可以找到佐证的,宋代的蔡襄在《荔枝谱》中记载的福建荔枝有三十二个品种,其中就有“十八娘”、“陈紫”、“火山”、“方家红”、“宋香”等等。这“十八娘”是一种颜色深红、果形细长的莆田荔枝,因十八娘非常爱吃这种荔枝而得名。据说在莆田城东有十八娘的墓,墓旁有诗咏“十八娘”:“白玉明肌裹绛囊,中含仙露压琼浆;城南多少青丝笼,竞取王家十八娘。”十八娘的子孙都非常孝顺,由于荔枝只有夏季才有,在其他季节儿孙们便想方设法满足她对荔枝的口欲,请厨师研制出了“荔枝肉”以尽孝心。
3、七星鱼丸
传说,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正遇台风袭击。船入港湾避风时,不幸触礁损坏。修船耽延了时间,粮断了,天天以鱼当饭。商人叹道:“天天有鱼,食之生厌。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船妇说:“船上粮已断,唯有薯粉一包。”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一尝别有风味。 事后,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一家“七星小食店”,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开头,生意并不兴隆。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颇觉味道极美,便题赠一诗:
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
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猜你喜欢:
1.福建知名小吃有哪些
2.闽菜系代表菜
3.8大菜系排名特色菜
4.闽南喜宴菜单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