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上海浦东新区、长宁区启动读书节系列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浦东:历时五个月、活动上千场
“品读育东方 阅享新时代”2023浦东读书节开幕式暨“最美书声”全民诵读主题活动在浦东图书馆举行。以此为起点,一场历时五个月、活动上千场、惠及百万人的“全民全域”阅读盛会,也在浦东正式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现场 主办方供图
“书是一颗种子,可以植入人心。公共图书馆是一颗城市的种子,它可以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表示,浦东图书馆建馆13年来,如今也愿做一颗种子,要将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让阅读的书香飘向更多地区的孩子身边,其中包括与内蒙古、辽宁、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等省份的10多家图书馆合作,将浦东的阅读推广活动传播到合作馆,将合作馆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阅读活动请进来。曹忠说:“我们希望在书籍共享、品牌阅读活动推广共建、智慧图书馆建设共荣等方面,带来创新和突破。”
2023年的4月23日至4月29日也是以“滋养民族心灵 培育文化自信”为主题的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开幕式上,浦东启动“全民阅读”读书周百场活动。
根据开幕式上发布的2023年浦东阅读地图,浦东全区共有30个主题书房、36个街镇分馆、301个农家书屋、418个延伸服务点。未来5个月里,它们都将参与本届读书节。上海市大型头部企业、出版单位,全区各文化场馆、商圈、校园、乡村、部队等社会主体也将一起共享此次阅读盛宴。
长宁: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4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长宁获悉,今年长宁区读书节打破常规,一改往年长宁区图书馆独唱“重头戏”,首次采用主会场+分会场的活动形式,依托总分馆制,在长宁区十家街道(镇)图书馆同时举办展现各自阅读风貌与文化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读书节期间,将有近50场活动轮番上演。
4月23日,作为长宁区读书节开幕式重头戏,在北新泾街道主会场,“非遗•新页书房”正式启幕,开始试运行。
4月23日,上海长宁,“非遗•新页书房”正式启幕。 上海长宁 供图
去年国庆节前夕,上海首个“智慧阅读场景”新页书房亮相长宁区图书馆。今年,长宁区图书馆与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长宁非遗保护中心等增强双向联动,积极探索“非遗+文旅”新模式,将天山西路北渔路沿街门面房改造升级为“非遗书房”,并将非遗书房加以智慧化建设,纳入长宁区图书馆图书借阅统一管理系统。
在“非遗•新页书房”,藏书按照“智能借阅区、非遗文献典藏与研究区、少儿民俗阅览专区、普通阅览区”四大区位成列,书房特别开设“非遗典藏、上海习俗、古典文学、旅游天地、科创手工、饮食生活”六大专架,为全市读者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特色主题阅读与研讨空间。
同日,长宁区读书节在华阳路街道、周家桥街道、仙霞新村街道分会场,数字阅读空间、华漾阅空间、逸社阅空间、万宏悦馨阅空间也相继揭幕。而在长宁区读书节虹桥街道分会场、周家桥街道分会场等,“世界客厅”项目发布、少儿出版社阅读基地揭幕、“长耳兔”品牌活动等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上海长宁在与机关团体、社会团队、白领园区等资源力量文化共建、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均衡配置文化设施资源,力图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目前,长宁区已建立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为总馆,愚园馆和仙霞馆为直属分馆,10个街道镇图书馆为分馆,183个居民区活动室、15个“阅空间”和部分共建单位等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制体系,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